top of page

耶稣的复活

耶稣的复活,与我们何干?
每一年的复活节,许多人都在欢庆耶稣的复活,也略知耶稣如何受难,并在第三日从死里复活的事迹。可是,如果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一个记载、一个历史、一份知识而已,那我们就失去了一个被祝福的机会。耶稣的复活,跟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和未来是息息相关的!


成为我们可信的活神

弗 1:19-21并知道祂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祂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祂从死里复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
 

倘若耶稣只是仅仅是死在十架上而已,那就跟普通一般历史伟人没有差别了。世上最伟大的人所能留下的只是“精神”、“思想”、“知识”和“物质”,他们并不能留下“生命”来与我们一同度过变化莫测的人生!

耶稣的复活显明了祂是上帝的儿子,是一位能看见我们、听见我们、了解我们、跟我们说话、爱我们、饶恕我们、安慰我们、保守我们、引导我们进入永恒的活神。
 

耶稣的复活说明了祂昔在、今在、永在的真实,也彰显了祂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权柄和大能。耶稣不是停留在两千多年前的人类生活文化与背景中,而是在现今的生活中每一个时刻都与我们同在——因祂活着,我们才能有明天!
 

加 2:20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耶稣的复活,使我们能有一位配得我们去相信的、有权柄的永活神,并且是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赐给我们光明的道

徒 26:23  ……基督必须受害,并且因从死里复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和外邦人。

举目环顾,我们不难察觉罪恶的私欲正腐蚀人心,人为谋求己利而不惜背弃道德、草菅人命。当我们从资讯得知“死猪肉做香肠、隔年旧馅做月饼、毒奶、假鸡蛋”等背弃五千年文明之行径时,不禁感到痛心疾首。
 

这世界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堕落到“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罪恶私欲,皆因失去了光明之道,以致走迷了路。其实,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孔子已看见人性的堕落,而不禁悲叹大道之隐没:“今大道既隐,天下为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记•礼运》。
 

老子在《道德经》也感慨人离弃了大道是祸乱之首:“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总意是指人心失去了真道,也跟着失去了仁义、忠信、礼仪与道德等优良的文明。
 

比孔子更早两百年(约公元前七百年),先知以赛亚便对世人陷入黑暗迷途而感慨道:“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各从各方求自己的利益”(以赛亚书 53:6,11)。所罗门王在《箴言16:25》警戒世人:“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在世人的迷失中,耶稣的复活带给了我们光明的盼望!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耶稣从死里复活,要把“光明的道”传给世人,救赎世人脱离黑暗的辖制,远离一切因罪所带来的灭亡。
 

约 3:19-21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约壹 3:9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

释放我们脱离罪的咒诅
 

林前 15:17  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

罗 4:25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

 

人类的罪行不是现今才衍生的问题,早在起初人类堕落时,罪已形成了诅咒临到世世代代。这不是靠着科学治疗或者道德熏陶可以破除的捆锁,因为这是“灵性”的咒诅,而非人体的基因遗传或思想的束缚。

罪的结局就是灭亡,只有先解决罪的死亡,才能彻底解决罪的咒诅。耶稣的复活救赎我们脱离了罪的诅咒,是因祂为我们的罪而死,为我们的义而复活。祂在受刑时所流的宝血已经洁净了我们的罪,是处理了“罪”;祂战胜死亡而复活,才真正使我们成为“义人”。
 

若我们只是相信“历史上的那位耶稣”或者“死在十架上的耶稣”,却不相信祂是“从死里复活且永远活着的耶稣”,我们所信是徒然无益。圣经说我们仍然活在罪中,并不认识神。
 

耶稣的复活,彻底地解决了我们罪根的问题。虽然我们肉身在软弱时仍然会习惯性地再犯罪,但那住在我们生命里面的圣灵会警戒我们并引导我们离恶行善。
 

我们不必再挣扎跟罪对抗,因靠着耶稣我们已经解决了罪的问题,靠着耶稣的复活我们心灵所需要的一切已得到满足而不需要再屈服于罪,靠着圣灵的能力我们能够战胜任何的诱惑和试探!


使我们重生得救,得着新生命

罗 10:9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彼前 1:3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

 

人的罪根带领我们进入灭亡,但耶稣的复活却使我们重生得救。这样的得救是充满着盼望,是活泼有生命力的,是永恒不变的。圣经说,当我们活出属于神的敬虔生命,在凡事上都有益处,从今生和开始直到永生都有神的应许(提前 4:8)。
 

罗 6:4   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象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罗 6:13   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象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 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
 

重生和得救不是一张护照或准证,成为得着永生的“信用卡”。重生和得救是新生命的开始,是一个要献上给神、永远属于神的生命,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成长。
 

一个在基督里重生的人,就像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人,是一个浪子回头、悔改的生命、不再被罪捆绑的生命。在这新的生命中,我们活着有一个新的目的和意义,我们不再为自己和为这世界而活,而是为那救赎我们脱离罪恶的耶稣而活。我们不再追求人有限的理想,而是活在神无限的美善中。
 

林后 5:14-15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使我们不再惧怕死亡

帖前 4:13-14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象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
 

启 1:17-18  祂用右手按着我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人人都怕死,其因有三:一是对今生未酬之事的挂念,二是怕生命灭绝的痛苦和挣扎,三是不知魂归何处。
 

耶稣的复活,印证祂已经战胜了死亡,并拥有阴间的钥匙和权柄,我们因归信耶稣,以致在面对死亡的时刻,生命仍旧在耶稣的掌管当中,并且是与神同在!
 

主耶稣告诉我们“不要惧怕”,因为祂自己曾经死过,如今活过来,且要活到永永远远。祂为我们预备了天国的福份,使我们得以永远与天父在一起——因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耶稣,没有人可以到天父那里去(约14:6)。
 

我们不再惧怕死亡,因为我们只不过是世界的过客,并且知道死亡是永生的延续,而将来往何处去。

叫我们也得着复活的能力
 

林前 6:14  并且神已经叫主复活,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叫我们复活。
 

弗 2:6-7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
 

我们可以这么勇敢地相信自己不再害怕死亡的临到,是因为耶稣复活的应许。耶稣的复活不是为了自己的益处,祂也将同样复活的能力,叫凡信耶稣的人也一同复活!
 

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复活不是单单再活着而已,否则这样的复活是很可怜的。神使我们复活是要与基督“坐”在天上同掌王权,并且要得着神丰盛无比的恩典和慈爱!
 

传道书 12:7 说:“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身体是血肉之躯体,始于尘土,也要归于尘土。但居住在这血肉身体里面的灵,是生自神的气息,至终要归于神,这是属灵身体的复活!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 11:25),耶稣是我们生命的掌管者——因为只有那创造生命的,才有权柄掌管我们的生命。
 

赐给我们永恒的盼望
西 3:1-3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
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 神里面。

 

彼前 1:3-4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这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带给我们真实和长久不渝的盼望,人心的堕落、局势的动荡、真伪之难辨、需要的缺乏、以及无法胜过的考验,都不能建立我们对盼望的信靠。
 

感谢耶稣的复活,使我们有属天的智慧可以明白天上的事,思念天上的事,让天上的事成为我们永恒的盼望!这只有通过认识这位复活的耶稣,我们的灵才得以与天父相通,借着圣灵洞悉永恒神的奥秘。
 

耶稣的复活所带给我们的盼望,就是那永不腐朽、积存在天上的天国产业!耶稣的复活,使我们活在世上时,一切的信心和盼望都建立在神应许上!这就是我们生命最坚固可信的大保障!
 

彼前 1:21 你们也因着祂,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又给祂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

< 返回
bottom of page